一、异常和反射
1.异常
1.1Java异常类层次结构?
Throwable是 Java 语言中所有错误与异常的超类。
- Error 类及其子类:程序中无法处理的错误,表示运行应用程序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。
- Exception 程序本身可以捕获并且可以处理的异常。Exception 这种异常又分为两类:运行时异常和编译时异常。
- 运行时异常
都是RuntimeException类及其子类异常,如NullPointerException(空指针异常)、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(下标越界异常)等,这些异常是不检查异常,程序中可以选择捕获处理,也可以不处理。这些异常一般是由程序逻辑错误引起的,程序应该从逻辑角度尽可能避免这类异常的发生。
运行时异常的特点是Java编译器不会检查它,也就是说,当程序中可能出现这类异常,即使没有用try-catch语句捕获它,也没有用throws子句声明抛出它,也会编译通过。
- 非运行时异常 (编译异常)
是RuntimeException以外的异常,类型上都属于Exception类及其子类。从程序语法角度讲是必须进行处理的异常,如果不处理,程序就不能编译通过。如IOException、SQLException等以及用户自定义的Exception异常,一般情况下不自定义检查异常。
1.2可查的异常(checked exceptions)和不可查的异常(unchecked exceptions)区别?
- 可查异常(编译器要求必须处置的异常):
正确的程序在运行中,很容易出现的、情理可容的异常状况。可查异常虽然是异常状况,但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发生是可以预计的,而且一旦发生这种异常状况,就必须采取某种方式进行处理。
除了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以外,其他的Exception类及其子类都属于可查异常。这种异常的特点是Java编译器会检查它,也就是说,当程序中可能出现这类异常,要么用try-catch语句捕获它,要么用throws子句声明抛出它,否则编译不会通过。
- 不可查异常(编译器不要求强制处置的异常)
包括运行时异常(RuntimeException与其子类)和错误(Error)。
1.3throw和throws的区别?
- 异常的申明(throws)
在Java中,当前执行的语句必属于某个方法,Java解释器调用main方法执行开始执行程序。若方法中存在检查异常,如果不对其捕获,那必须在方法头中显式声明该异常,以便于告知方法调用者此方法有异常,需要进行处理。 在方法中声明一个异常,方法头中使用关键字throws,后面接上要声明的异常。若声明多个异常,则使用逗号分割。如下所示:
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() throws IOException, FileNotFoundException{
//something statements
}
- 异常的抛出(throw)
如果代码可能会引发某种错误,可以创建一个合适的异常类实例并抛出它,这就是抛出异常。如下所示:
public static double method(int value) {
if(value == 0) {
throw new ArithmeticException("参数不能为0"); //抛出一个运行时异常
}
return 5.0 / value;
}
1.4Java 7 的 try-with-resource?
如果你的资源实现了 AutoCloseable 接口,你可以使用这个语法。大多数的 Java 标准资源都继承了这个接口。当你在 try 子句中打开资源,资源会在 try 代码块执行后或异常处理后自动关闭。
public void automaticallyCloseResource() {
File file = new File("./tmp.txt");
try (FileInputStream inputStream = new FileInputStream(file);) {
// use the inputStream to read a file
} catch (FileNotFoundException e) {
log.error(e);
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log.error(e);
}
}
看下它的背后:
public static transient void main(String args[])
{
BufferedReader br;
Throwable throwable;
br = new BufferedReader(new FileReader("d:\\ hollischuang.xml"));
throwable = null;
String line;
try
{
while((line = br.readLine()) != null)
System.out.println(line);
}
catch(Throwable throwable2)
{
throwable = throwable2;
throw throwable2;
}
if(br != null)
if(throwable != null)
try
{
br.close();
}
catch(Throwable throwable1)
{
throwable.addSuppressed(throwable1);
}
else
br.close();
break MISSING_BLOCK_LABEL_113;
Exception exception;
exception;
if(br != null)
if(throwable != null)
try
{
br.close();
}
catch(Throwable throwable3)
{
throwable.addSuppressed(throwable3);
}
else
br.close();
throw exception;
IOException ioexception;
ioexception;
}
}
其实背后的原理也很简单,那些我们没有做的关闭资源的操作,编译器都帮我们做了。所以,再次印证了,语法糖的作用就是方便程序员的使用,但最终还是要转成编译器认识的语言。
1.5finally和return的执行顺序
try()
⾥⾯有⼀个return
语句, 那么后⾯的finally{}
⾥⾯的code会不会被执⾏, 什么时候执⾏, 是在return
前还是return
后?
如果try中有return语句, 那么finally中的代码还是会执⾏。因为return表⽰的是要整个⽅法体返回, 所以,finally中的语句会在return之前执⾏。
但是return前执行的finally块内,对数据的修改效果对于引用类型和值类型会不同:
// 测试 修改值类型
static int f() {
int ret = 0;
try {
return ret; // 返回 0,finally内的修改效果不起作用
} finally {
ret++;
System.out.println("finally执行");
}
}
// 测试 修改引用类型
static int[] f2(){
int[] ret = new int[]{0};
try {
return ret; // 返回 [1],finally内的修改效果起了作用
} finally {
ret[0]++;
System.out.println("finally执行");
}
}
1.6异常的底层?
提到JVM处理异常的机制,就需要提及Exception Table,以下称为异常表。我们暂且不急于介绍异常表,先看一个简单的 Java 处理异常的小例子。
public static void simpleTryCatch() {
try {
testNPE();
} catch (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}
使用javap来分析这段代码(需要先使用javac编译):
//javap -c Main
public static void simpleTryCatch();
Code:
0: invokestatic #3 // Method testNPE:()V
3: goto 11
6: astore_0
7: aload_0
8: invokevirtual #5 // Method java/lang/Exception.printStackTrace:()V
11: return
Exception table:
from to target type
0 3 6 Class java/lang/Exception
看到上面的代码,应该会有会心一笑,因为终于看到了Exception table,也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异常表。
异常表中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异常处理者(Exception Handler)的信息,这些信息包含如下
- from 可能发生异常的起始点
- to 可能发生异常的结束点
- target 上述from和to之前发生异常后的异常处理者的位置
- type 异常处理者处理的异常的类信息
2.反射
2.1什么是反射机制?
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,对于任意一个类,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;对于任意一个对象,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;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。
直接new对象就叫正射。
如下:
Map<String, String> map = new HashMap<>();
map.put("蔡徐鸡","唱跳rap篮球");
那反射是啥?我先不说反射是啥,概念啥的太虚幻我就不说了,把你绕蒙你这篇文章就白看了,直接举例吧接着看上面的正射,如果哪天你发现用LinkedHashMap效果更好,然后你修改代码:
Map<String, String> map = new LinkedHashMap<>();
map.put("蔡徐鸡","唱跳rap篮球");
改完了编译运行没有bug然而过了两天你发现用LinkedHashMap会有隐患,还是得改回去用HashMap,成年人的崩溃如此简单,但是聪明的你想到可以加个判断,根据传入的条件来决定用HashMap还LinkedHashMap,于是:
public Map<String, String> getMap(String param) {
Map<String, String> map = null;
if (param.equals("HashMap")) {
map = new HashMap<>();
} else if (param.equals("LinkedHashMap")) {
map = new LinkedHashMap<>();
}
return map;
}
大功告成,这么难的逻辑都被你实现了,然后你得用TreeMap,你又要改代码。
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你不修改代码呢,这时候反射就派上用场了。
概念:反射是Java的一种机制,让我们可以在运行时获取类的信息;
作用:通过反射,我们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创建对象,还能获取到类的所有信息,比如它的属性、构造器、方法、注解等;
直接举例吧:
public Map<String, String> getMap(String className) {
Class clazz = Class.forName(className);
Constructor constructor = clazz.getConstructor();
return (Map<String, String>) constructor.newInstance();
}
这时候不管你需要什么Map,只要实现了Map接口,你都能通过getMap获得,只需要传入对应Map的全限定名,例如java.util.HashMap / java.util.LinkedHashMap。
java中反射的用法非常非常多,常见的有以下这几个:
一、在运行时获取一个类的 Class 对象
二、在运行时构造一个类的实例化对象
三、在运行时获取一个类的所有信息:变量、方法、构造器、注解
2.2获取class对象
三种方法: 1、类名.class:这种获取方式只有在编译前已经声明了该类的类型才能获取到 Class 对象
Class<HashMap> hashMap= HashMap.class;
2、实例.getClass():通过实例化对象获取该实例的 Class 对象
Map<String, String> hashMap = new HashMap<>();
Class<? extends Map> hashMapClass = hashMap.getClass();
3、Class.forName(“类的全限定名”):通过类的全限定名获取该类的 Class 对象
Class<?> hashMap= Class.forName("java.util.HashMap");
拿到 Class对象就可以对它为所欲为了:调用它的方法、获取属性、获取类信息,总之它在你面前就没有隐私了,好羞羞,嘤~。
2.3构造类的实例化对象
通过反射构造一个类的实例方式有2种: 1、Class 对象调用newInstance()方法
Class<?> hashMapClass = Class.forName("java.util.HashMap");
HashMap hashMapInstance = (HashMap) hashMapClass.newInstance();
注意:即使 HashMap已经显式定义了构造方法,通过 newInstance() 创建的实例中,所有属性值都是对应类型的初始值,因为 newInstance() 构造实例会调用默认无参构造器。
2、Constructor 构造器调用newInstance()方法
Class<?> hashMapClass = Class.forName("java.util.HashMap");
Constructor<?> constructor = hashMapClass.getConstructor();
constructor.setAccessible(true);
HashMap newInstance = (HashMap) constructor.newInstance();
通过 getConstructor(Object… paramTypes) 方法指定获取指定参数类型的 Constructor, Constructor 调用 newInstance(Object… paramValues) 时传入构造方法参数的值,同样可以构造一个实例,且内部属性已经被赋值。
通过Class对象调用 newInstance() 会走默认无参构造方法,如果想通过显式构造方法构造实例,需要提前从Class中调用getConstructor()方法获取对应的构造器,通过构造器去实例化对象。
2.4获取类的所有信息
1、获取类中的变量(Field)
- Field[] getFields():获取类中所有被public修饰的所有变量
- Field getField(String name):根据变量名获取类中的一个变量,该变量必须被public修饰
- Field[] getDeclaredFields():获取类中所有的变量,但无法获取继承下来的变量
- Field getDeclaredField(String name):根据姓名获取类中的某个变量,无法获取继承下来的变量
2、获取类中的方法(Method)
- Method[] getMethods():获取类中被public修饰的所有方法
- Method getMethod(String name, Class…<?>paramTypes):根据名字和参数类型获取对应方法,该方法必须被public修饰
- Method[] getDeclaredMethods():获取所有方法,但无法获取继承下来的方法
- Method getDeclaredMethod(String name, Class…<?>paramTypes):根据名字和参数类型获取对应方法,无法获取继承下来的方法
3、获取类的构造器(Constructor)
- Constuctor[] getConstructors():获取类中所有被public修饰的构造器 Constructor
- getConstructor(Class…<?> paramTypes):根据参数类型获取类中某个构造器,该构造器必须被public修饰
- Constructor[] getDeclaredConstructors():获取类中所有构造器 Constructor
- getDeclaredConstructor(class…<?> paramTypes):根据参数类型获取对应的构造器
反射的应用场景
- Spring 实例化对象:当程序启动时,Spring 会读取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.xml并解析出里面所有的标签实例化到IOC容器中。
- 反射 + 工厂模式:通过反射消除工厂中的多个分支,如果需要生产新的类,无需关注工厂类,工厂类可以应对各种新增的类,反射可以使得程序更加健壮。
- JDBC连接数据库:使用JDBC连接数据库时,指定连接数据库的驱动类时用到反射加载驱动类
参考: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33709582/article/details/113550163